髖關節&胸椎的活動度 對腰椎的健康有多重要?
腰椎出現過多的活動度,其中一個原因是“胸椎和髖關節活動角度不足”。
🔸🔸🔸🔸🔸🔸🔸🔸🔸🔸🔸🔸🔸🔸🔸
我們“做”,但我們永遠不知道是誰在“做”。
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有他們主要和擅長的存在,而這個存在取決於他的樣子和形狀。
如果我們不去了解及認識他們,而只是盲目的“使用”,那身體不僅僅會受傷,彼此與彼此之間的連結會斷掉。
當然,人與人之間並不是複製的存在,這也是為什麼人類會如此令人著迷和有趣。
因為我們都不一樣。
是天生的基因、生處環境或後天影響等等。
存在很多內在因素,千種可能讓你與他之間就是不一樣,
但以結構來說的那些固定既有的結構,我們應該要去了解。
這樣,當我們準備埋頭苦幹的練習時才知道原來我們必須先“尊重與了解”身體的構造,
對於這樣的練習才會是更有效和安全的。
我很喜歡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各樣的練習知識,
因為我知道大家每天都很忙碌,除了專注對身體的練習以外,對於身體知識的補充機會很少,
然而這就是我們身為老師應該要做的事,
“傳播更多的知識!而不只是動作。”
(老師們)你會發現,每一次,學生們都會很期待學習,期待下一次上課又可以學到什麼。
(老師們)你會很開心,每一次都可以看見學生的進步並且往更穩定、更愉悅的方式在學習瑜伽!
🔻🔻🔻🔻🔻🔻🔻🔻🔻🔻🔻🔻🔻🔻
以椎體來說,頸椎並不是設計用來乘受重量的,而是用來執行旋轉動作; 頸椎負責水平面動作。
胸椎形狀靠近額撞面,這讓胸椎更擅長側彎,以旋轉的觀點來看,胸椎每一節椎體大約有2度的旋轉空間,再加上肋骨會影響脊椎實際的活動角度,若胸椎的活動度不足,身體會藉由其他地方來彌補不足的角度,一般的情況下會從腰椎或是頸部來代償。
腰椎椎體承受軀幹的重量和腿部動作,關節面為矢狀面,讓腰椎天生用來前彎和後彎。
若髖關節和胸椎無法旋轉,動作會被轉移到腰椎,尤其第五腰椎和第一薦椎的活動度過大,最終會導致椎間盤和小面關節退化。